logo
  • 福星宮簡介
  • 福星宮神祗
  • 廟宇之美
  • 福星宮文化
  • 祭典法會
  • 活動翦影
  • 即時新聞
  • 首頁
福星宮誌
地理淵源
管理委員會
主任委員
交通資訊

地理淵源

 

明末,先民自淡水(滬尾)港渡台後,沿淡水河岸屯墾而居,初為當地平埔族原住民耕作,清朝同治、光緒年間置北投地區隸屬淡水廳芝蘭堡(後改芝蘭二堡),日據時期改隸台北廳士林支廳之北投區七星郡。

 

明鄭之前,北投並無漢人移入,至清乾隆初期才有先民沿淡水河進入今北投地區,並發展出五大角頭(即五大村落),分別為關渡角頭(以關渡宮為中心,含今之關渡、一德、竹圍以及八里一帶)、嗄嘮別角頭(今北投中央北路,稻香、豐年、桃源三里一帶)、北投角頭(今舊北投、北投市場一帶)、唭哩岸角頭(老立農里一帶,現有七里)、石牌角頭(舊石牌、福興,現增文林、榮華、振華、裕民、建民與榮光、永和、永欣、洲美等里)。

 

石牌先民起初向平埔族人承購土地開墾,因當時有漳州人賴、魏、謝三姓來此侵佔原住民土地,雙方時起爭端,乾隆17年(1752)淡水同知曾日瑛乃立石於漢番交界處,明確為漢人與平埔族原住民劃定屯墾界線,以絕民番爭議,此乃「石牌」地名之由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圖片:上至下排列
北投舊影,昔日大都為農田
《清代古地圖》現在地名與古名對照表
石牌界碑目前移置於捷運石牌站前廣場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石牌福星宮
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自強街5巷22號 電話:02-2823-5574‧2826-2218 傳真:02-2823-0915 E-mail:service@todigon.org.tw
Copyright © 2015 石牌福星宮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Fo Guang Shan Monastery